嘉峪關市峪泉鎮黃草營村農村污水處理設備地基挖掘
概述
生活污水處理是一項側重于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設和實際運行過程中常受到資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術與資金問題成為我國水污染治理的“瓶頸”。歸納起來,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研究和應用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1)采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復雜,易出現污泥膨脹現象;設備不能滿足有效低耗的要求;
(2)隨著污水排放標準的不斷嚴格,對污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的排放要求較高,傳統的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多以活性污泥法為主,往往需要將多個厭氧和好氧反應池串聯,形成多級反應池,通過增加內循環來達到脫氮除磷的目的,這勢必增加基建投資的費用及能耗,并且使運行管理較為復雜;
(3)目前城市污水的處理多以集中處理為主,龐大的污水收集系統的投資遠遠超過污水處理廠本身的投資,因此建設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生活污水,從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來說不一定是單一可取的方案。
因此,如何使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朝著低能耗、有效率、少剩余污泥量、較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實現磷回收和處理水回用等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已成為目前水處理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共同關注的問題。這要求污水處理不應僅僅滿足單一的水質改善,同時也需要一并考慮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問題,且所采用的技術必須以低能耗和少資源損耗為前提。
設計原則
(1)生產建設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通過廢水治理工程“三同時”建設達到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改善投資環境、保持表面處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在保證有限量投資和處理效果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選擇先進、技術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為工程方案的盡早實施,為廢水處理站的建設和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4)采用有效節能,簡便易行的處理工藝,降低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
(5)設備選型做到合理、可靠,工藝技術先進,運行安全可靠,處理效果穩定;
(6)工程投資省,占地面積小;
(7)所選設備需防腐性能可靠,運行穩定,便于維護保養。
設計依據
(1)建設方提供的有關技術、經濟資料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98年12月26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11月)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J14—87
(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
(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l8918-2002
(8)《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TJ36-79)
設計原則
(1) 設計系統具有有效、高適應、高承受力及低投入、低運行費、低維護費等優點。
(2) 系統凈化功能強,能有效去除水中懸浮物、有機物、氮、磷以及重金屬、細菌、藻毒素等;出水水質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三級標準,滿足作為工業水源、中水回用的用途。
(3) 為保證濕地的長期效果,在設計中考慮項目所在地水文因素和濕地生態特點之間的關系。對一些關鍵因素進行評價,如水的流速、深度和水位的漲落、停留時間、循環和分配因素、季節和天氣的影響、地面水的狀況和土壤的透水性等。
(4) 針對冬季氣溫低和植物枯萎等因素,設置系統出水的后續生物處理設施,通過對系統出水進行后續生物處理來彌補由于氣溫低和冬季植物枯萎而造成的處理能力減弱問題,以保證污水處理系統各季節運行穩定、有效和經濟。
(5) 系統可防止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并具有控制濕地蚊蟲和氣味的措施。
(6) 水循環系統與生態景觀建設有機結合,實現污水處理、利用和生態景觀的統一,并實現部分污水回用。